【廉潔故事展播】百年黨史中的廉潔故事(四)毛澤東:嚴于律己
清正廉潔是融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血脈之中的不變本色,也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:“我們黨作為執(zhí)政黨,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。”每個黨員都要從思想深處筑牢拒腐防變的堤壩,解決好不想腐的問題。為此,我們選取幾個清正廉潔小故事與大家共勉。讓我們通過對這些小故事的思考,弘揚正面力量,筑牢拒腐防變思想,守好廉潔自律堤壩,共同營造風清氣正氛圍。
毛澤東:嚴于律己
毛澤東(1893年出生),字潤之,湖南湘潭人。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,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、戰(zhàn)略家和理論家,中國共產(chǎn)黨、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。
毛主席一生興趣廣泛,還是詩人、書法家,他收到過許多書畫家、收藏家、藝術家朋友饋贈的詩書畫印等文物,但他并未將這些珍玩國寶歸為己有。他自立規(guī)矩:黨和國家領導人所收禮品,一律繳公。
1950年,毛主席親筆致信當時的文物局局長鄭振鐸,將友人姚虞琴先生贈送的王夫之手跡《雙鶴瑞舞賦》轉交國家。他在信中強調:據(jù)云此種手跡甚為稀有,今送至兄處,請為保存為盼。獲悉墨跡交至故宮博物院后,毛主席甚為欣慰,但不欲將自己捐獻之事過分張揚,便批復:此物似乎只可收藏,不必陳列展覽。
此后,毛主席又多次將中外友人所贈之私人禮品上繳國家。據(jù)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呂濟民回憶,1952年12月,毛主席還將友人贈送的錢東壁臨寫的《蘭亭十三跋》轉送故宮。
1956年,大收藏家張伯駒先生將自己收藏的李白《上陽臺帖》贈送給毛主席。毛主席對李白詩詞頗為推崇,面對這件可能是唯一的李白傳世墨跡,自然愛不釋手,但仍按規(guī)定將《上陽臺帖》轉贈故宮博物院收藏。
發(fā)布:huangchunyan 審核: panjinpeng 時間:2023-10-21 8:19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