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廉潔故事展播】百年黨史中的廉潔故事(二)鄧稼先:核彈功勛,清廉一生
清正廉潔是融入中國共產黨人血脈之中的不變本色,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:“我們黨作為執(zhí)政黨,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。”每個黨員都要從思想深處筑牢拒腐防變的堤壩,解決好不想腐的問題。為此,我們選取幾個清正廉潔小故事與大家共勉。讓我們通過對這些小故事的思考,弘揚正面力量,筑牢拒腐防變思想,守好廉潔自律堤壩,共同營造風清氣正氛圍。
鄧稼先:核彈功勛,清廉一生
鄧稼先(1924年出生),安徽懷寧人,中國共產黨黨員,九三學社社員,核物理學家,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(院士),“兩彈一星”元勛。
作為父親,鄧稼先非常寵愛孩子,視孩子如掌上明珠,但是在一些問題上他卻選擇了“不作為”。女兒鄧志典還不到十五歲時,就去內蒙古建設兵團被分配在一家做箱子的工廠當工人,一干就是四年。其間,一次核試驗完成之后,鄧稼先放棄了回北京休息的機會,坐了幾天幾夜的火車,又步行二十幾里去看望女兒。他給志典帶去了幾聽肉罐頭,那是他在戈壁灘上節(jié)省下來的營養(yǎng)品,看著女兒狼吞虎咽的吃相,他心里泛起了一絲苦澀。以鄧稼先的“國寶”身份,可以有很多辦法把女兒接回來的,但他沒有這樣做,他的女兒是研究所中最后一個按政策回到北京的。
鄧稼先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,在生活上卻從無要求。他每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,給他配的專車,除了工作需要,從不使用。單位分給他新的住房,他堅持不搬,一直住在老舊的公寓里。簡樸的作風,直接影響了他的子女。鄧志典在美國讀研究生期間,生活節(jié)省,對于追求高消費和洋氣的東西沒有一點興趣,穿的衣服還是從國內帶過去的。
發(fā)布:huangchunyan 審核: huangchunyan 時間:2023-8-19 22:19:32